™技术博客

Java | gRPC与RESTful区别

2021年6月15日

引言

RPC主要是基于TCP/IP协议
HTTP服务主要是基于HTTP协议,在TCP协议之上。
所以从效率上来说,RPC更胜一筹

OSI网络七层模型

实际应用基本都是五层,可以分为(从上到下):

  • 第一层:应用层 定义用于在网络中进行通信和传输数据的接口
  • 第二层:表示层 定义不同的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格式,编码和解码规范等
  • 第三层:会话层 管理用户的会话,控制用户间逻辑连接的建立和中断
  • 第四层:传输层 管理网络中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
  • 第五层:网络层 定义网络设备间如何传输数据
  • 第六层:链路层 将上面的网络层的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,便于物理层传输
  • 第七层:物理层 传输二进制数据

实际应用过程中,五层协议结构里面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,即与应用层合并了。

因为是HTTP是应用层协议,而TCP是传输层协议

RPC服务

RPC架构

  • 客户端client: 服务的调用方
  • 服务端server:真正的服务提供者
  • 客户端存根client stub:存放服务端的地址信息,再将客户端的请求参数打包成网络信息,然后通过网络远程发送给服务方
  • 服务端存根server stub: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信息,将消息解包,并调用本地的方法。

    同步异步代用

  • 同步调用:客户端等待调用执行完成并返回结果
  • 异步调用:客户端不等待调用执行完成返回结果,不过依然可以通过回调函数接收到返回结果的通知。如果客户端不关系结果,则可以变成一个单向的调用。类似于Java中的Runnable 和callable接口。

    流行的RPC框架

  1. gRPC是Google最新公布的开源软件,基于HTTP2.0协议,支持众多编程语言。HTTP2.0是基于二进制的HTTP协议的升级版本。这个RPC框架是基于HTTP协议实现的,底层使用到了Netty框架的支持。
  2. Thrift是Facebook的一个开源项目,主要是一个跨语言的服务开发框架。与一个代码生成器对它所定义的IDL定义文件自动生成服务代码框架。用户只要在其之前进行二次开发就行。对于底层的RPC通讯等都是透明的。
  3. Dubbo是阿里开源的RPC框架,协议和序列化框架都可插拔是其特色。通用远程接口是基于Java接口,并且依托于spring框架方便开发。可以方便的打包成单一文件,独立运行。

HTTP服务

即RESTful风格的服务接口。对于在接口不多、系统与系统交互较少的情况下,解决信息孤岛初期常使用的一种通信手段;优点就是简单、直接、开发方便。利用现成的http协议进行传输。
接口可能返回一个JSON字符串或者是XML文档。然后客户端再去处理这个返回的信息,从而可以比较快速的进行开发。但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,内部子系统较多、接口非常多的情况下,RPC框架的好处就显示出来了

  • 长连接:不必每次通信都要像http一样去3次握手,减少网络开销
  • RPC框架一般有注册中心,丰富的监控管理;发布、下线接口、动态扩展等。
  • 对调用方无感知,统一化的操作

总结

一般来说,RPC服务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的,而HTTP服务主要是针对小企业的,因为RPC效率更高,而HTTP服务开发迭代会更快。

Tags: java

扫描二维码,分享此文章